副總受訪圖.jpg

遠銀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戴松志(記者高佳菁攝)

 

〔記者高佳菁/台北報導〕國內首家純網銀Bankee,除了信用卡業務外,再添生力軍,遠銀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戴松志表示,存款業務預計5月就會上路,緊接著在下半年再祭出貸款業務,盼年底前,可進一步開放基金等金融商品業務,戴松志說,預計快則3年,慢則5年,Bankee就可達獲利目標。

金管會預計在6月底前公布首波核准純網銀名單,雖然遠銀並入加入該行列,但樂觀看待,戴松志說,遠銀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加入純網銀,因為它的基本架構是你沒有銀行執照,因此,拿100百億來取得1張銀行執照,但遠銀已有銀行執照了,所以基本上,純網銀可做,遠銀都可做。

他進一步分析,目前這3家申請純網銀的著眼點都不一樣,國家隊著眼於中華電的客戶,希望可善用中華電客戶,LINE團隊則是看重LINE1千萬多的客戶,至於樂天可能是看重經濟生態圈,其實從客戶的角度,遠銀不缺客戶來源,畢竟我們有遠傳的客戶,有HAPPY GO客戶,若我們真的要往那塊去走,只要合乎個資的情況下,其實也都會變成我們的客戶,所以我們是樂觀看待網銀行的發展。

在純網銀的市場,我們很清楚我們的策略是要在遠銀下開1家新銀行,也就是Bankee社群銀行,所以Bankee未來不會只有信用卡,存款、貸款、保險、基金投資等商品,所有銀行能做的業務,只要在網路上適合做,我們都會做。

在存款業務部分,戴松志說,目前正在進行內部封測,預計3月底就可封測完畢,接下來會先開放一些常給Bankee意見的網友試用,預計5月就可全面啟用。

至於銀行獲利主要來源之一的貸款業務,則會在下半年上路,戴松志說,放款會用社群力量讓其利率往下降,我們有1個社群目標任務,若達成率百分百,則所有貸款者利率就減1%,若原來是3%就變2%,若社群力達成力80%,則利率就減0.8%。

由於貸款對象鎖定在年輕人,且強調快及小額度,因此,初期額度設在5-10萬,他進一步說明,現在年輕人小額貸款需求真的很大,很多年輕人可能只是要買手機、電腦、包包或出國自助遊行等,這些所需的費用都不會太高,基本上,每個月可能只要還個幾千元,他還的起,也願意還,所以有需求就先貸。

千禧世代的年輕人,他們的思考跟我們真的不一樣,他們有時借錢並不是因為真的沒有錢,例如貸八萬去歐洲自助遊行,他其實身上也不是沒有存款,只是覺得身上還是要有一點,所以先貸款,再每個月慢慢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畢竟,千禧世代的想法跟我們很不一樣,他們希望活的小確幸,開心就好。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說台灣存在銀行家數過多(Over banking)問題,各家銀行為了生存,都需要不斷創造新價值,在留下舊有客戶之餘,還需要抓住年輕世代的注意力。面對這場金融科技大戰,遠東國際商業銀行提出「社群銀行」。

轉貼自:數位時代 高敬原

網路_數位時代配圖.jpg

金融與科技結合早已是必然的趨勢,根據資誠(PwC)數據,透過網路、行動通路辦理銀行業務的消費者,在2012年只有27%的比例,這個數字到了2017年已經上升到46%。許多人說台灣存在銀行家數過多(Over banking)問題,正因為環境如此競爭,各家銀行為了生存,都需要不斷創造新價值,在留下舊有客戶之餘,還需要抓住年輕世代的注意力。金管會將在今年六月發出兩張純網銀執照,期待發揮鯰魚效應帶動金融科技創新。今年27歲的遠東國際商業銀行,面對這場金融科技大戰,所提出的答案是「社群銀行」。

手機交易超越PC,遠銀離櫃率達90%
遠東商銀近年積極優化數位金融服務,2017年九月手機App全面改版後,目前存款、提款、轉帳、基金、換匯都可以離櫃處理,根據數位金融事業群戴松志副總說法,遠銀的離櫃率從2017年1月的84%,一路成長到現在的90%,意思是每100筆交易中,高達90筆都是透過數位自動化服務完成。不只如此,過去許多民眾仍習慣透過PC操作網銀服務,戴松志觀察:「最近兩三個月,App的登入次數,已經是PC的2.5倍;實際交易比數,手機也已經成長到PC的1.5倍。」

AI、5G、區塊鏈的最新發展現況為何?訂閱《數位時代》電子報,掌握第一手新商業動態!
「以前手機談Mobile first(行動優先),現在是Mobile Only(行動唯一)。」戴松志拿著自家手機App興奮地向我們介紹著,「介面設計就是簡潔,每項功能都是依照客戶使用習慣設計。」尤其特別將介面字放大處理,希望年長的既有客群,也能一同加入數位翻轉金融服務的革命。
兩年內離櫃率從84%成長到90%,顯示遠銀數位升級逐漸看到成效。


網路_數位時代配圖02.jpg

「很多東西無法被虛擬化,」戴松志認為,銀行業者也要做O2O虛實整合,像是實體分行就是O2O的一個通路。圖片來源:攝影 / 侯俊偉

 

互動溫度難被取代,純網銀的挑戰在這裡
金管會將在今年六月發出兩張純網銀執照,期待發揮鯰魚效應,帶動金融科技法規的開放與創新。許多人說台灣存在銀行家數過多(Over banking)問題,正因為環境如此競爭,各家銀行為了生存,都需要不斷創造新價值。但被定義為「傳統銀行」的業者也不完全沒有優勢。「很多東西無法被虛擬化,」戴松志認為,銀行業者也要做O2O虛實整合,像是實體分行就是O2O的一個通路。未來數位化時代,一切都以手機先行,「但實體銀行不會消失,只是轉變成其中一個Channel(頻道)而已。」

戴松志甚至認為,因為金管會規定不能設立實體分行,純網銀業者有些產品可能會做的比較辛苦 ,「離櫃率變成90%後,交易功能下降,」未來實體分行的功能將轉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像是銀行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因為需要深刻地理解客戶的需求,因此難以被手機取代,缺少實體分行也會增加提供服務的難度。未來實體分行的轉型,除了將更著重財務管理服務,遠銀也計劃將分行轉變成社區中心,「人跟人之間的信任度,是永遠無法被機器取代的。」戴松志說。

借鏡德國,推出社群銀行
純網銀絕對是2019上半年最熱門的議題之一,然而遠銀卻沒有參戰,總經理周添財解釋,遠銀之所以沒有投資純網銀,是因為想透過「數位金融子品牌」的模式,來經營純網銀服務。在科技的影響下,傳統銀行業者在面臨商業模式轉變的巨大挑戰,「一開始我們觀察同業都做了什麼?客戶買單嗎?會不會又落入傳統模式?」為解答這些疑惑,遠銀數位金融事業群40多人的團隊,開始從國外案例找解答。「社群力是年輕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這是戴松志與數金團隊的答案。

網路_數位時代配圖03.jpg

 戴松志兩年內離櫃率從84%成長到90%,遠銀數位升級逐漸看到成效。攝影 / 侯俊偉


德國的Fidor Bank就是遠銀團隊參考的案例之一,他是一家「社群銀行」,融合社群、遊戲化、電商、行動化等元素,主要鎖定高度數位化用戶、中小企業與開發商。以借貸服務為例,社群借貸服務讓用戶可以向同樣持有Fidor Bank帳戶的朋友、陌生人或是企業借貸,透過自建的社群平台,讓用戶在互動過程中賺取獎勵;另外,還結合電商支付工具「FidorPays」,這款電子錢包能支援法幣以及虛擬貨幣交換,讓用戶購買遊戲中付費內容。當初Fidor Bank創辦人Matthias Kroner,就是注意到社群媒體對科技與金融業的影響,才決定成立一家以社群、客戶生活型態為中心的銀行,以社群金融(Community Banking)定義全新的商業模式。

結合AR、遊戲,強調社群互動
遠東商銀在去年底推出台灣首家社群銀行「Bankee」,之所以會叫Bankee,戴松志解釋Bankee的概念就是主打社群擴散、Profit Sharing(利潤共享),要讓手機就是分行,每位參與的用戶都是分行經理,「銀行都自認是Banker(銀行家),英文裡er、ee都有人的意思,所以我們才取名為Bankee。」Bankee的產品概念,是讓客戶透過推薦碼或推薦連結的方式,邀請親友加入Bankee會員,客戶本身就成了圈主,親友成為圈友,以此構成社群圈。戴松志解釋,用戶透過社群銀行可以自己經營社群,銀行則提供平台。

以信用卡產品為例,傳統刷卡回饋僅限本人消費的金額,社群銀行則是可以和朋友的刷卡消費,累積現金點數回饋,當社群圈擴大時,用戶本身的回饋也會增加,如同「社群變現」的概念。此外,Bankee還結合AR(擴增實境)功能,用戶只要掃描信用卡上的Logo,就能觀看優惠資訊。此外,還有抓寶遊戲,融入遊戲元素,讓銀行App跳脫過往死板的形象,未來也計劃跟商家合作行銷活動,「例如看完行銷影片後,可以獲得代幣玩遊戲,兌換合作商家的試用商品。」

 

網路_數位時代配圖04.jpg  網路_數位時代配圖05.jpg
Bankee還結合AR(擴增實境)與抓寶遊戲功能。攝影 / 侯俊偉


靠規模經濟獲利,遠銀:大約五年達標
遠銀從2017年十月開始做案例研究,去年11月正式推出Bankee,「現在銀行大多經營財富管理客群,或是企業客戶,年輕人這塊已經不太上銀行,」遠銀數位行銷部部長周昕妤強調,遠銀的目標並非鎖定既有客戶群,而是要透過Bankee爭取全新的年輕用戶。

第一階段會先推出Bankee信用卡產品,預計四月會推出存款服務、六月推出貸款服務,最後年底會有投資理財跟保險產品。

「以前都是銀行給客戶補貼,沒有補貼客戶就走了。」周昕妤說,社群銀行的形式是強調長期經營、注重社群成員間的互動,「大家一起經營銀行,有獲利大家一起共享利潤。」Bankee拿出產品本身毛利的四成,做為成員間的回饋,未來Bankee的營利模式,主要是靠規模經濟來賺錢,「他行是一次性給回饋金,我們是每個月都會給。」

Bankee要能夠替遠銀帶來獲益,需要一定程度的用戶規模才能夠撐起,周昕妤預估,樂觀的話大約三年、保守來看大約五年,才可以達到內部所訂的「規模經濟」標準。她強調遠銀著眼的是長久經營,「所以我們前期不撒錢,要把基礎先做好。」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數位時代)


遠銀APP e秒發紅包 免現金零距離 老闆主管也愛用.jpg
農曆春節來臨,包紅包是年節不可或缺的習俗,除了傳統發紅包,遠東商銀APP發紅包更為企業老闆員工、親朋好友帶來了便利與樂趣,不受限於彼此是否在身邊皆能進行交流與溝通,讓關係更進一步。


遠東商銀APP「Happy發紅包」,不但可一對一、一對多發均分紅包,以及一對多抽獎式的好運紅包,每次最多可一次發送2,000人。由於電子紅包無時空限制並可大量發送,越來越多人使用,農曆年是高峰,年後至今每月仍有10%成長,其中每5個電子紅包中,即有1個採用一對多模式。

 

遠東商銀APP「Happy發紅包」,無論過年紅包、年節紅利、尾牙獎金,還是生日紅包,都可輕鬆在手機上一鍵完成。只需開啟遠東商銀行動銀行APP,點選「發紅包」功能,選擇發送紅包的扣款帳號,輸入發送紅包總金額、紅包數量,及欲傳達的訊息內容,甚至可選擇「均分紅包」(平均金額)或「好運紅包」(憑運氣抽選金額不一),透過通訊軟體LINE通知朋友:收紅包者可從LINE收到領紅包的通知訊息及發紅包者的祝福語,點選立即領並填入收款帳戶號碼,即完成領取紅包。遠東商銀分析使用者行為,一對一紅包的祝福語高達9成都是由客戶自行輸入,平均金額高達新臺幣(以下同)5仟元;而一對多紅包則相反,9成使用系統預設祝福語,但平均金額竟也接近5仟元,超乎預期。遠東商銀也發現,每4個一對多電子紅包中就有1個使用抽獎式好運紅包,炒熱年節歡樂氣氛,其中就有不少為企業老闆與公司主管,皆青睞好運紅包模式,維繫與員工間的情誼,作為過年、開工的好彩頭。

去年遠東商銀總經理周添財就在除夕夜用APP發電子紅包,線上與2,466個家庭共同圍爐,員工全家人守著手機幫忙搶紅包、搶好運,提升了家人間的感情,活動後更是收到同仁們的熱烈迴響,家人對遠東商銀大家庭的認同感顯著提升。今年總經理再加碼,除了犒賞員工除夕紅包外,再加碼開工發紅包,預計共發出逾3,300個幸運紅包。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 數位時代 2019.01.29 Sponsored Content  遠東商銀)

遠銀Bankee社群共創揪團 揪12人換萬元吹風機 配圖.jpg
從選舉社群戰贏家到社群媒體引領電商,社群世代來臨,尤其對生長在電腦與網路普及的千禧世代而言更是如此。
遠銀Bankee社群銀行創新金融,傾聽年輕人聲音,此次社群圈揪團活動結合Bankee i-Voting,讓會員自己決定優惠及回饋方式,實現會員共創、共享、共好的平台經濟之精神。Bankee社群銀行「圈人、圈錢、搶10倍」活動,再加碼點數放大,讓會員開心把電影票、Switch、Dyson萬元吹風機帶回家。

Bankee社群銀行共創、共享、共好三大概念
遠銀數金副總戴松志認為,年輕人是臺灣的未來,為了能提供千禧族群創夢圓夢的機會與舞台,打造了專屬年輕人的社群銀行。Bankee社群銀行導入共創、共享、共好三大概念:

共創,把主控權交給會員,讓會員參與共同協作經營,是使用者亦為產品設計者;
共享,透過社群與金融結合,讓會員經營自己的社群圈,推薦分享就能獲得回饋;
共好,會員本身就像是銀行家,依照經營積極度決定自己每月的額外收入。本次「圈人、圈錢、搶10倍」活動,就是由會員投票決定回饋方案,根據投票結果可看出,65%會員偏好一段式回饋,35%會員則願意挑戰多階段回饋,「圈人、圈錢、搶10倍」活動即採用一段式基本回饋,但也重視35%會員的需求,加碼社群圈揪團第10人起,團主、團友皆一起再加碼,體現會員共創、回饋共享、圈主圈友共好之理念。
過年一起揪團 圈人、圈錢、搶10倍
社群朋友愈多回饋就愈多,揪12人,點數獲1,200點,點數更放大10倍,可兌換市值14,600元Dyson吹風機。「圈人、圈錢、搶10倍」活動,圈主透過推薦連結邀請親友加入Bankee會員(圈友)完成指定任務,圈主每推薦1位圈友,可獲金讚點數100點回饋,被推薦之圈友,則可獲得金讚點數200點回饋(可兌豆漿機)。社群圈人數超過10人(含)以上,再加碼圈主、圈友都可額外獲得金讚點數200點回饋(圈友可獲200+200點,可兌豆漿機+電影票)。民眾可趁著過年團圓及拜年,將親友一起圈進社群圈,一起搶10倍好禮。

圈人、圈錢、搶10倍揪團活動活動介紹點這裡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0312-5719-2-OniJv.jpg

全臺首創社群銀行Bankee正式啟用!遠東商銀總經理_周添財分享遠東商銀理念,並期許Bankee能幫助擁有熱情的年輕人,在逐夢的路上穩健前進。

 

自由電子報 文/胡有容   2019-03-13 12:00

民眾使用信用卡消費已經是生活常態,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更會四處蒐集情報,確保能得到更多折扣或回饋獎勵。但市面上信用卡百百種,而每張卡配合的優惠通路也都不一樣,常常搞得人一個頭兩個大。看準消費者想拿回饋金又不想花腦力記住優惠細節,遠東商銀最新推出Bankee 社群銀行信用卡,主推不限通路輕鬆賺高趴數回饋,好康超有感!

不限通路回饋無上限 讓你輕鬆無腦刷
針對民眾愛出國旅遊,遠東商銀Bankee 社群銀行信用卡海外消費回饋飆全臺最高,4月30日前限時搶辦,推薦1人核卡成為圈主即享海外刷卡消費回饋3%金讚點數。另外國內消費回饋1.2%金讚點數、社群圈回饋2.6%金讚點數,在Bankee APP商城金讚點數最高還可放大10倍,相當於回饋飆升至30%。

此波遠東商銀Bankee社群銀行的Bankee 信用卡回饋活動,趕搭網友最愛的無腦刷風潮,完全無通路限制,也不需登錄,且無回饋上限限制,適合不想攜帶多張信用卡、或是不想強背各種信用卡優惠限制,只想簡單刷卡賺回饋的民眾。

 

4/30限時搶辦 拿好康雙優惠 圈主圈友輕鬆賺
遠東商銀數位金融事業群戴松志副總經理表示,Bankee 社群銀行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共創、共好。遠東商銀透過Bankee i-Voting讓會員參與共創,由會員自己決定優惠回饋方式。遠東商銀表示,此波投票共千人參與並積極給予建議,Bankee 為感謝創始會員一路相挺,即日起祭出雙優惠,凡4/30前推薦一位親友核卡就成為圈主,圈主至年底前享出國旅遊、跨境網購,海外刷卡消費3%金讚點數回饋,國內刷卡消費1.2%-2.6%金讚點數回饋(金讚點數=現金新臺幣1-10元),無通路限制,且回饋無上限。且圈主每推薦1位圈友,可獲金讚點數100點回饋,被推薦之圈友,刷卡達門檻則可獲得金讚點數200點回饋,有機會兌2張電影票或1台豆漿機。讓圈主與圈友於國內外皆可放心無腦刷!

《Bankee信用卡》4/30前限時搶辦>>>

《Bankee信用卡》回饋海外3%、國內1.2%詳情

190312-5719-3-KLk2l.jpg
4/30前推薦一位親友核卡成為圈主,年底前享出國旅遊、跨境網購,海外刷卡消費3%金讚點數回饋,國內刷卡消費1.2%-2.6%金讚點數回饋。

 

 

 

 


遠東商銀信用卡循環利率:6.74%~14.99% (基準日108/3/1)
預借現金手續費:預借現金金額×3%+NT$150
其他費用請至www.bankee.com.tw查詢。
遠銀服務專線:(02)8073-1166、0800-261-732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遠東商業銀行今(13)日表示,推出BanKee社群銀行,首波信用卡現金回饋自己決定,朋友愈多、回饋愈多,此外預計明年還有社群存款以及社群貸款,達成特定目標,就可以享受存款利率加碼,或者貸款利率減碼,要搶攻社群、網紅商機。

遠銀預計,社群銀行就是朋友愈多,對年輕人愈有利,所以以此概念,社群銀行會倍數、幾何式增長,預估在2~3年之內可以吸納100萬多個客戶。

遠銀表示,根據對20~38歲的族群(又稱為千禧世代)調查,65%的每月收入低於3萬元,且約73%的年輕人每個月結餘都低於1萬元,遠銀表示,為了幫忙台灣年輕人穩健理財和築夢,結合四大首創運用21項專利,結合社群、遊戲、AR等元素,打造台灣千禧世代專屬的社群銀行Bankee。

遠銀表示,首波信用卡先開跑,年輕人在線上在3分鐘內即可申請完成,回饋的百分比可以自己決定,重點在於朋友愈多,回饋的比重就會愈多。遠銀表示,客戶與其社群圈的現金點回饋,是指金鑽點數兌換刷卡金,金鑽點數1點等於刷卡金1元,社群圈達指定門檻會再加碼自己的回饋自己做主,且無最高上限。

Bankee推出專屬社群回饋機制,靠自己和朋友刷卡消費都可以累積現金點回饋,突破以往刷卡回饋本人消費的壁壘,當自己經營的社群圈擴大100倍,回饋也會達到100倍。

舉例來說,某網紅與粉絲分享Bankee信用卡,合計粉絲團單月刷卡額達門檻,網紅本身刷卡金回饋率就可拉高到2.6%,而能以2.6%計算回饋的帳單金額,會隨粉絲團刷卡總量上升而增加,比如網紅自己刷1萬元,粉絲團總刷卡量達到門檻時,網紅自身帳單金額中有3,000元可享2.6%回饋,粉絲團總刷卡量再升高,網紅自身帳單金額1萬元就可全部回饋2.6%。

▲▼遠銀推社群銀行,信用卡先跑。(圖/記者吳靜君攝)

d3690415.jpg

▲遠銀推社群銀行,朋友愈多賺愈多。(圖/記者吳靜君攝)

另外,社群存款與社群貸款,預計明年1月會上線,存款的部分,如果拉自己的朋友進入社群圈,存款利率可以從原本的0.6%,達到一定的標準,最高可以達到2.6%;貸款的部分,就是透過朋友圈一起達到某些條件,只要100%達成這些目標,年輕人的貸款利率就有機會可以減碼。

遠銀表示,透過這種方式除了回饋年輕人,讓年輕人多1,000元到1,200元,就有很多的機會可以達到他們的心願;並且透過這種方式,也是鼓勵年輕人創業。

在金管會15日開始接受「純網銀」申請之前,遠銀就推出「社群銀行」,目的就是要先卡純網銀的位。遠銀表示,該行有自己的實體銀行,在透過社群銀行不僅是純網銀的概念,且透過機制是幾何、快速擴張,不需要透過投資純網銀,吸引年輕客戶的目光、走自己的路,發展自己的「純網銀」。

▼遠銀也看見網紅經濟,推社群銀行,歡迎年輕人拉幫結派。(圖/記者吳靜君攝)

d3690414.jpg

原文網址: 影/遠銀推社群銀行先卡純網銀 搶網紅商機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113/1305239.htm#ixzz5ihhiAoAc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3672434.jpg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隨著科技發達,網路普及,銀行的「數位帳戶」在線上就可以理財大戰已經開打,而數位帳戶以高活儲利率、起息點低等,加上未來純網銀加入戰場,可以預期數位帳戶大戰將會更為激烈。

理財專家認為,數位大戰開打,不僅可望肥了小資族群,告別零存款外,更可以讓一般消費者不用為理財「傷腦筋」,而可以無腦式理財和消費了。

高活儲利率,數位帳戶拚倍數

在各家銀行的數位帳戶來看,兆豐銀的1.2%,是一般活儲的六倍。渣打銀1.1%、星展銀的1.1%利率,台新銀行的Richat也有1%以上,讓小資族的荷包再也不是空空如也。

遠東銀行的Bankee也即將推出存款優惠,根據了解活儲利率最高可以達到2.6%,不僅高出市場活儲利率的13倍,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優利率。

起息點低,小資族存錢壓力低

王道銀行(O-Bank)是數位銀行中,起息點最低的銀行,其台幣活儲帳戶只要1元就可以起息、月月復習且100元就可以零存整付、3,000元就可以整筆定存,降低活儲的門檻。兆豐銀的數位帳戶則是數位存款帳戶的每日餘額達5000元以上就始予計息,優惠限額則在10萬元以內,同樣也是按月付息。

 

▲▼遠銀推社群銀行,信用卡先跑。(圖/記者吳靜君攝)

▲遠銀推社群銀行,將祭高利活儲。(圖/記者吳靜君攝、示意圖).jpg

▲遠銀推社群銀行,將祭高利活儲。(圖/記者吳靜君攝、示意圖)

轉帳、理財綜合理財 消費者賺更多

許多銀行的數位帳戶都強調,在一定的次數內跨行轉帳,是不用手續費,以渣打銀行每日可以跨行轉帳提款15次免手續費,是所有銀行最高;國泰世華則是各50次;銀行中免費次數最高兆豐銀的跨行提領、跨行長傳免每月各10次免手續費。兆豐銀的數位帳戶百元即可輕鬆投資,再享3筆下單免手續費、免管理費;台新Richat則是標榜10援救能夠投資,買基金,申購、贖回皆無最低門檻費用。

現在的數位帳戶,是多元的理財工具結合,例如信用卡、買基金理財以及外幣存款帳戶,不一樣的理財工具也有不同的回饋,以遠銀的Bankee為例,圈主的信用卡消費也有國內1.2%、國外3%回饋;而星展銀行則有美元定存年息最高3.3%等,讓消費者都可以賺更多。

純網銀將來勢洶洶 優惠大戰預計將延燒

現在不只數位銀行、網路銀行大戰已經開打,金管會也正在審核之中,不過競爭者之一的樂天銀行,在日本的活儲利率也是高於市場數倍,台灣消費者也期望,樂天銀行可以將日本的成功經驗順利移植到台灣。樂天銀行也表示,如果能創造出良好的營運模式,很願意將增加的利潤回饋給消費者。銀行強調,相關的銀行都是有條件限制,所以消費者應該仔細看條件、精算自己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數位帳戶。

原文網址: 無腦式理財來了!數位帳戶活儲利率衝2.6% | ETtoday財經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02/1389666.htm#ixzz5ihdTDvNa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4痞客幫報報爆.jpg

小兵也可能立大功.jpg
撰文:何佩珊     話題人物      陳弘岱攝影      2019-01-16       轉載自: 【今周刊1152期】 微網紅冒尖 

說到網紅(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你會想到誰?是百萬YouTuber「這群人」、蔡阿嘎、熱愛在臉書直播的網路名人「館長」,或是追蹤人數破億,名列Instagram富豪榜第一位的凱莉.珍娜(Kylie Jenner)。

社群網路蓬勃發展,網紅影響力也跟著快速擴張,連帶網紅行銷在今天已成為各大品牌、商家編列行銷預算時的必要項目。不過,網紅行銷其實不限於上述那些在臉書、Instagram、YouTube等平台擁有百萬以上粉絲、具高知名度的人。現在,有愈來愈多廣告主選擇將預算投向粉絲數僅一萬到十萬人,且多數人可能都叫不出名字的「微網紅」們。

以台灣行銷科技公司愛卡拉實際接案情形來看,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網紅媒合平台KOL Radar負責人鄭鎧尹指出,二○一八年第二季起,開始有愈來愈多廣告主詢問、提議要找知名度較低的中小型網紅。以整體微網紅行銷接案量來看,下半年比上半年成長了四倍。

 遠銀Bankee社群共創揪團 揪1人換豆漿機或2張電影片 揪12人換萬元吹風機 

叫不出名的「名人」  也有操作空間
其中,遠東商銀的社群銀行Bankee應該是近期拒絕大網紅提案,主動表示想找微網紅合作的代表個案,而且一口氣邀約橫跨親子、旅遊、生活、美食等多個領域,總計有四十位粉絲數介於一萬到三萬人的微型網紅。

這波微網紅趨勢不只出現在台灣,美國、泰國等市場起步得更早。數據分析機構Launchmetrics一八年公布針對歐美化妝品、時尚和奢侈品行銷專家所做的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人認為粉絲數在一萬到十萬人的微網紅最具效益。更甚者,現在歐美和東南亞市場已開始討論粉絲數千人以下的奈米級網紅操作。

為什麼知名度難以和大網紅比擬的微網紅開始受到行銷人青睞,甚至被認為效益更佳?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兩點:性價比和轉換率。
鄭鎧尹認為,一七年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與HowHow、呱吉等多位知名YouTuber合作拍攝多支世大運宣傳影片,就是台灣一次關鍵事件。「把世大運看成商品,這商品的比賽地點沒變、時間沒變、運動員沒變,什麼都沒變,只是行銷渠道轉換。超誇張,票從賣不出去,到賣出八、九成。」在他看來,這是給全台廣告主一次成功的行銷示範,也帶動更多人積極投入網紅操作。

但以一七年台灣的百萬YouTuber不過九位,目前也不過二十位來看,這樣的數量很明顯無法滿足廣大品牌和商家需求。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各大網紅價碼自然水漲船高。業者表示,一八年上半年報價漲兩倍、三倍、五倍的狀況都有。廣告代理商指出,以目前市場水準,百萬粉絲等級的網紅報價大概可以上看百萬元。

不只台灣如此,先前美國一項訴訟案就揭露,在Instagram上有近一五○萬名追蹤者的網紅Luka Sabbat,只要發一則Instagram和三則Instagram Stories貼文,就可以有六萬美元入袋。
但也像行銷公司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所說:「成本的提升和效益提升其實不是同一條線,不會因為今天成本提升,效益就提升這麼多。」特別是大網紅本質上已經是一個品牌,品牌有其既定呈現形式和樣貌,不見得能吻合廣告主想推動的標的,若硬湊在一起,可能無法產生加分效果。
這個投入資金和預期效果之間的落差,自然讓廣告主在一波積極嘗試之後,逐步歸於理性,重新審視整體行銷策略布局。其中一種反應,是將網紅預算挪回臉書、Google做數位媒體購買;另一種動向則是往「網紅金字塔」的腰部以下探索。

鄭鎧尹表示,金字塔腰部以下,也就是粉絲數在十萬人以下的小型、微型網紅,至今還有相當大比例沒接過工商合作案。為了打開知名度,這些微網紅的收費最高不超過八萬元,甚至也有不收費,只要商品交換的。

Youtube十萬年終歡樂會
YOUTUBE10萬年終歡樂會.jpg
 粉絲沒那麼多 互動卻更多.jpg
微網紅(圖片/google台灣提供)
 

「他做得到,我也可以做得到。」
但做行銷最重要還是求成效,單靠便宜還無法吸引廣告主上門。微網紅能夠獲得廣告主青睞,還有其他因素。

以遠銀Bankee這個專案來說,遠東商銀數位金融事業群數位行銷部部長周昕妤表示,找單一大網紅代言,對推行新產品其實是最快也最簡單的選擇,但他們想傳達的訊息是:Bankee可以幫助年輕人,支持他們達成想做的事。在這個前提下,遠東商銀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認為,大網紅、百萬網紅對多數人是有距離的,而微網紅更貼近一般人生活,更能讓消費者產生「他做得到,我也可以做得到」的感染力。

因為距離更近,微網紅和粉絲的互動往往更密切、關係更像朋友,也給人真誠、能信任的感覺。以粉絲數不到兩萬人的財經類微網紅寶可孟為例,他的粉絲甚至敢放心把真實姓名、電話、身分證等個人資料交給他。

數據分析公司富盈數據執行長陳顯立認為,與其看粉絲數的絕對值,信任關係所帶來的實質轉換影響力更具意義,如「團媽」就是很好的例證。

散布在各大社群平台上的「團媽」們,粉絲數多達數萬、少則數千,其實不特別多。但她們的共同特點是,只要發聲,經常可帶動一大群人跟著採購。臉書訂單管理工具開發商愛迦資訊共同創辦人郭晉豪舉例,在他們的客戶當中,一位管理五萬人臉書社團的團媽,每每貼文,底下就可以引來超過九百個「+1」購買留言,相當驚人。

世紀奧美公關總經理張裕昌則提出「中等美女理論」,指有些人的影響力未必廣,卻非常聚焦。因此有時透過這些「中等美女」,採用大量微網紅包圍戰術,風險更低,成效也未必會比重押單一大網紅來得差。

KKday就是大規模布局網紅部落客行銷的旅遊平台,KKday KOL行銷經理邱薏萱觀察,很多合作夥伴的粉絲數不多,訂單轉換力卻很強。目前KKday約有一成營收來自這群夥伴的貢獻。

 粉絲數不等於影響力.jpg
廣告主看重的四大網紅指標 

 
屬性是否符合  重於粉絲數多寡
此外,要在為數不多的大網紅中,找到能精準符合品牌產品調性與目標需求的合作對象,其實不容易。相對地,微網紅人數眾多,廣告主就更有機會從中選出更適合,或是可以在更低成本下滿足需求的人。
以飛利浦這個國際大品牌來說,是在理科太太粉絲數尚未突破二十萬人就找上她的第一個業配合作廠商。當時他們看中的主要不是粉絲數多寡,而是理科太太強烈、有趣的個人風格,以及科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正好可以搭配飛利浦主打營養成分不流失的萬用鍋。
台灣飛利浦品牌行銷部公關經理趙珮晴記得當時影片才播出,就有人到飛利浦臉書粉絲專頁發訊息問:「理科太太鍋要去哪裡買?」後續他們也發現,原本鎖定小家庭年輕女性的產品,因理科太太的開箱影片,帶來更廣泛的消費客群,產品也賣到缺貨。
此外,客觀條件上,微網紅們也要感謝各大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幫忙推一把。行銷公司Markerly曾針對超過八十萬個Instagram帳號做過分析,發現當追蹤者數超過千人,獲得愛心和留言的比率就會下降。也就是微網紅的粉絲數少,互動率卻更高。這對愈來愈看重「轉換率」的廣告主是大加分。

不過,大網紅和微網紅之間並非「有你沒我」,畢竟百萬粉絲網紅造成的認知度、影響力,一定比僅一萬粉絲的微網紅更高。最終還是要看品牌商、廣告主整體行銷策略的需求和目的。
微網紅冒尖最後配圖.jpg
 
供需尚不成熟  新商機應運而生
微網紅正在崛起,鄭鎧尹以美國市場的發展預估,台灣整個網紅大餅中,微網紅的占比長期將有機會上看五成,但現階段其實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
如微網紅不像大網紅有經紀公司、經紀人或是專業團隊幫忙,很多人只是兼差或玩票性質,所以拖稿、找不到人、最後一刻才說做不出來等各種狀況不算少見,這對品牌商就會是額外的風險和負擔。
以遠東商銀這次一口氣找四十位網紅來說,除了以粉絲數、類型等基本條件作為初步篩選標準,也要人工一個個去看網紅和粉絲互動狀況。選定之後,還要個別溝通合作意願。周昕妤直言,「我們投入的時間資源人力,比直接找一、兩位百萬網紅辛苦很多。」
但也因發展不成熟,才有新的發展商機。如執行微網紅行銷時,普遍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茫茫人海裡,要去哪裡找到最合適的那個?實際上,愛卡拉也是在察覺廣告主有這方面需求後,才決定開發KOL Radar網紅媒合平台。

目前,該平台網紅資料庫可提供超過一萬名粉絲數兩千五百人以上的網紅名單,雖然現階段功能仍陽春,但已可以依類型、粉絲數等條件做初步篩選。而這對開始接到愈來愈多微網紅需求的愛卡拉本身,也有很大助益。愛卡拉KOL Radar事業部網紅公關副理蘇倩茹表示,過去以人工手算各個網紅的平均觀看率、互動率等指標,要算很久,但現在客戶自己就能在平台上輕易查找。

鄭鎧尹表示,KOL Radar上線短短兩個月內就有逾四千家廣告主註冊,每日不重複訪客也高達千人,而先前舉辦產品說明會,總計一五○個名額,卻吸引超過六百人報名,可以感受到市場需求強勁。
除KOL Radar,另外像Matchnow、CastingAsia等,愈來愈多國內外公司開始在台灣提供網紅媒合與相關行銷服務。還有社群分析公司Qsearch則開始利用分析能力,協助網紅電商平台找出什網紅賣什麼商品,才可以創造最佳銷量。這一個個冒出的新工具、新服務,都顯示出網紅產業正在成長,且愈趨成熟,不只是一時潮流。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4痞客幫報報爆.jpg

safe_image.png天下雜誌配圖.jpg

(出自:天下雜誌662期 ) 文 盧沛樺  2018-12-03

2019年,台灣將出現兩家純網銀。連Line和樂天都來參戰,這場爭霸戰已帶動傳統銀行加速轉型。未來,誰的金融服務整合生活場景多,誰的客戶體驗貼心、介面好用,都是搶攻年輕客群的關鍵。

遠銀Bankee社群共創揪團 揪1人換豆漿機或2張電影片 揪12人換萬元吹風機

《天下雜誌》X《經濟學人》揭開2019十大趨勢>>

2019年底,金管會將在凍結十多年後,發出台灣唯二兩張網銀執照。純網銀來勢洶洶,傳統銀行爭取年輕客群的急迫感,前所未有。

「純網銀」是什麼?
指除了客服中心外,沒有實體分行的銀行。少了分行據點,可降低租金和人事成本,多半會提供價格優惠的金融服務,及提升客戶體驗。但交易統統搬上網,資安、個資和客戶信賴,將成潛在風險。

對消費者而言,2019年將是令人眼花撩亂的網路銀行年。

11月中旬,數十位美妝、親子、美食旅遊網紅齊聚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為遠東銀行新品牌社群銀行「Bankee」站台,大螢幕上秀出這些網紅的粉絲數:超過300萬人。

「Bankee把千禧世代的社群力變現,經營的社群人數愈多,回饋愈多,」Bankee的幕後推手、遠銀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在台上解釋。

瞄準年輕族群未來信用卡回饋,不再看銀行臉色或等百貨週年慶,只要朋友群刷愈多,回饋就愈高。申辦貸款時,若能每個月吆喝好友一起完成任務,累積社群團結指數,利息就能減碼。

從國泰世華Koko、台新Richart、遠銀Bankee等,數位金融子品牌從企業識別logo到行銷手法、溝通語言,都跟原本的銀行大相逕庭。唯一相同的是,全瞄準年輕一代的數位原住民。

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合夥人吳建宏分析,兩大外商Line和樂天最大優勢是,本身經營社群和電商,擁有大量客戶和生活場景,是銀行所欠缺的。

不過,他樂觀預測,「短期內,傳統銀行不會被純網銀顛覆,反而會加速他們的創新。」

手機門號也能辦貸款
最明顯的例子是,上個月底,國內首例進入金融監理沙盒的實驗正式面世,凱基銀行和中華電信合作,未來沒在銀行開戶的民眾,只要用手機門號,就能向銀行申辦信貸。

「以前銀行最怕小白(指沒有信用紀錄),核予的利率條件最差,未來銀行可以用電信費的繳費紀錄來審核,給消費者的利率條件就會比較好,」凱基銀行所屬的開發金控創新科技金融處經理柯丁輔解釋。

介面更直覺、體驗更貼心
沒申請進入沙盒的,銀行都在加強客戶體驗,希望增加互動頻次。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暨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銀行部協理陳冠學指出,年輕人習慣用Google、臉書,介面直覺、簡單,覺得銀行app很難用、體驗差。因此,國泰世華這幾年簡化app功能,強調跨app的整合。譬如,當國泰世華卡友要綁訂Apple Pay,不用打開Apple Wallet,只要在行動銀行按一鍵,輕鬆綁訂完成。對話式金融也是強化客戶體驗的新趨勢。

4月,中信新版行動銀行新增語音轉帳功能,事先設定轉帳帳號,只要說「幫我轉3000塊給老婆」,不用動一根手指頭,轉帳就完成。

吳建宏觀察,未來,對話式金融會更普遍,甚至結合大數據和定位,譬如主動預警,用戶月底可能透支,或根據用戶所在位置,通知附近可用紅利點數兌換咖啡。

開放銀行風潮吹進台灣
國際新趨勢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過去銀行獨擁的金融數據,透過開放API,提供給第三方業者使用。

金融業者開放API,能讓銀行服務變得更靈活。(Shutterstock提供)

吳建宏舉例,花旗開放紅利積點API給商家取用,省下洽談特約商店的心力。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將帳戶認證API開放給平台、遊戲業者,若BBVA用戶在遊戲網站登入,能用留在BBVA的資料,就不用重新輸入個資。

對銀行的好處是,每一次API的存取,銀行都能向業者收手續費。

更重要的是,透過開放銀行,金融服務才能深入用戶的日常生活。「未來金融時代,銀行的外部通路愈來愈重要,」吳建宏分析。

這股風氣正漸漸吹進台灣。金管會已鬆口,正在研究開放銀行做法,民營業者凱基、中信、國泰、玉山都積極備戰。純網銀還沒開業,傳統銀行的應戰,號角已經響起。(責任編輯:黃韵庭)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662期《2019亞洲經濟大預測》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24痞客幫報報爆.jpg85.jpg_1140x855寶可孟今周刊配圖.jpg

茫茫人海裡被看見 這些微網紅到底有多厲害?

撰文:何佩珊     話題人物      陳弘岱攝影      2019-01-16       轉載自: 【今周刊1152期】 微網紅冒尖

 

微網紅起手式  寶可孟
餵不飽自己  卻掏腰包大方養粉

不到兩個月,我的推廣已經有一二四人成功辦卡(指他參與代言的遠銀Bankee信用卡),對我來說,這是沒困難的。」本名賴孟群的財經類網紅「寶可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搜尋信用卡和各種理財優惠訊息,然後在臉書粉絲專頁發出快評。

「有時我的資訊真的比市場還要快。」寶可孟自信地說:「這讓粉絲很習慣說:『好,今天要知道什麼財經消息,看寶可孟粉絲頁就好!』我是用這種方式把粉絲養起來的。」

平均來說,他一天會在粉絲頁發出九篇貼文,總計去年部落格文章則是寫了三七○篇,等於一天超過一篇。還有自去年九月起,他開始固定直播,並經營Instagram。除了回應粉絲留言、私訊,他自己也設計「省錢金點」與「寶可孟麻吉指數」等自創會員機制,而且每月至少舉辦一場粉絲活動。

由此不難想像寶可孟的一天該有多忙碌。其實,他的正職是剪輯師,關於粉絲經營那些事,都是他抓住生活中每一個零碎時間完成的,是十足的斜槓青年。

不過他坦言,目前單靠網紅接案的收入還無法支撐他的生活,這正是為什麼他仍需要維持正職工作。接著他還自嘲,如果以每天花十到十二小時經營粉絲團的工作時數來計算,那麼他去便利商店打工所賺得的錢,可能還比較多。

主動回饋粉絲  求得未來利多

網紅收入無法養活他的一大原因,其實是他經常會把從工商合作案拿到的酬勞分發給粉絲。如自掏腰包買咖啡券,或在出國時買小禮物,然後不定期舉辦活動,將獎品發送給粉絲。在一月二十日,他要舉辦尾牙同樂會,光是準備抽獎的獎品就花了三、四萬元。

寶可孟也把話說得直白:「我的利多是未來,不是現在,所以我願意把利益回饋出去。」

遠銀Bankee社群共創揪團 揪1人換豆漿機或2張電影片 揪12人換萬元吹風機

 

文章標籤

Bank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